甲肝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漯河70以上的财政支出,都花在这上了 [复制链接]

1#

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幸福指数

民生福祉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过去的十年,我市把民生保障和改善作为重中之重,发展的指针始终指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十年,是发展与民生和谐共振的十年,是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居民幸福指数大幅攀升的十年。财政民生支出保持在70%以上,居民幸福感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十年来,我市切实办好民生实事,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让广大群众共享现代化漯河发展新成果,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荣誉感更加强烈,让民生有“温度”、幸福有“热度”。

今年前8个月,我市省定、市定重点民生实事进展顺利。在省定重点民生实事年中考评中,我市承担的13项省定重点民生实事任务有8项工作单项考评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截至8月底,34项省定、市定重点民生实事(省定重点民生实事全部纳入市定重点民生实事)中,14项提前完成,9项推进较快,10项正常推进。

■教育:奠基幸福人生

9月30日早上7时40分,太行山路小学大门两侧,家长把孩子送到排队地点后离去,学生自觉排队有序入校。送学生的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家在淞江芳园西区,孩子今年上二年级。“我们小区的孩子,前几年在入学时遇到不少困难。去年,我们正好赶上太行山路小学开始招生,孩子就近有学上,这是市里办的大好事。”李先生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努力把孩子们的事情办好,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广大市民的共同期盼。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日益凸显。立足破解全市中小学“入学难”和“大班额”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年下半年,我市谋划确定了三年新建、改(扩)建20所中小学的工作目标,掀起建市以来规模最大的中小学校建设高潮,三年新增学位5.2万个,彻底解决了“大班额”问题。

与此同时,我市组建了漯河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漯河三中教育集团、漯河小学教育集团、漯河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等40个教育集团,有效整合教育资源,通过强校带动、名校办分校、选派明星校长等措施,提升办学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当前,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水涨船高”,优质普惠性幼儿园供需失衡问题逐渐凸显,建设更多面向大众、质量可靠的幼儿园,成为众多家长的期盼。我市高度重视公办幼儿园建设,坚持20所中小学校与幼儿园建设同步推进,切实解决幼儿“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实施幼儿园提质工程,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9所,新增学位个。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落实,我市紧盯目标,实行“一园一策”,坚持“清单化”管理、“数智化”监测、“精准化”督办,多措并举,靶向发力,压茬推进,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加速推进新建、改(扩)建项目,普惠性幼儿园建设进入快车道。

今年秋季开学时,全市12所新建公办幼儿园中,5所投入使用、5所主体完工、2所在建,完工率83%;27所改(扩)建公办幼儿园中,16所投入使用、11所主体完工,完工率%。全市新增公办学位个。

■就业:夯实民生之本

10月6日上午,在龙江路北边一家啤酒厂上班的惠先生告诉记者,他住在嫩江路,以前在外地打工,今年因疫情无法出去,就在家门口就业,月薪多元,尽管比在外打工少了点,但可以照顾自己的家,也是蛮不错的。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市明确提出,今年要推动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大力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先行市建设,全年培训12万人次以上,新增技能人才12万人(含高技能人才2万人)。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城镇新增就业3.4万人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以上。

2月28日,市政府与省人社厅签订《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漯河市人民政府共同推进漯河“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市、厅共同推动漯河建设“技能河南”先行区,力争到年,漯河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60万人次,高技能人才占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率先实现“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目标,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以人才第一资源激发和转化创新第一动力。

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年初以来,我市全力打好稳就业保民生攻坚战,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且稳中向好。全力抓好政策落实落地。截至9月中旬,市、县两级配套投入促进就业资金万元;举办各类招聘活动场次,提供就业岗位9.5万个,达成就业意向2.8万个。全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截至9月中旬,全市认定32家就业见习单位,开发就业见习岗位个,发放就业见习补贴52.6万元。全力拓宽就业创业渠道。截至9月中旬,我市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1万人次,新增技能人员9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3.45万人,跑出了漯河技能培训评价的“加速度”。截至目前,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97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3万人,新增返乡创业人员人。全市“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

8月9日,在省人社厅年上半年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暨责任目标执行情况通报的30项指标中,我市19项目标任务位于第一方阵,实现了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住房:筑牢幸福基石

9月10日上午,鲁明颐和府一期交房现场热闹非凡,该楼盘比合同约定时间提前一年交房,当天收房的业主还免交一年物业费。

“能按期交房很难得。鲁明置业不仅提前交房,还免了一年物业费。”业主王先生很高兴,“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份惊喜,超出了心理预期。”他憧憬着幸福的未来。

安居才能乐业。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每个人都希望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有属于自己的家。

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近三年,市区房地产业为居民提供了大量的新房:年,商品房实际销售.92万平方米;年,商品房实际销售.8万平方米;年,商品房实际销售.16万平方米。

记者从市住房公积金中心获悉,为加大对居民合理住房消费的支持力度,有效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日前我市推出多项促进住房公积金使用的新政策:加大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力度,实行“一人购房全家帮”,下调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款比例。这些政策有效期至年8月31日。

问题楼盘化解工作关乎民心民意、关乎社会稳定、关乎城市形象。我市把“小房本”当作“大民生”,在全省率先打响问题楼盘化解攻坚战,制订问题楼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一体化统筹推进化解处置工作,帮助群众快速解决问题。

老旧小区换新颜,提质改造惠民生。老旧小区改造事关民生,事关居民幸福指数,既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建设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打造幸福之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年来,全市共争取列入中央财政资金补助项目个,总投资5.4亿元,改造面积.8万平方米,改造楼栋栋,惠及居民5万余户。

10月6日下午3时40分,记者到郾城区祁山路信发花园小区采访。这是一个正在改造的老旧小区。中秋节时记者曾到这里采访,当时感觉整个小区就像一个工地。记者再次到该小区,发现绝大部分地面铺上了水泥,平整干净;几名工人正冒着小雨从车上卸线槽,准备整改凌乱的管线。

小区改造项目技术负责人张付昌告诉记者,他们从6月份开始施工,主要改造工程有雨污分流、管道清理、外墙清理砌补粉刷、楼梯间刷漆、大门改造、重新浇筑混凝土路面、重新规划分配车位、整治私拉乱扯的电线等。

“我们计划安装27盏路灯,安装25个监控摄像头,临街楼后面盖个车子棚,安装22个电动汽车充电桩和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开辟居民活动场所。改造总投资万元,有望10月底完工。”张付昌说。

今年,我市积极开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全年计划改造63个老旧小区,惠及户居民。截至8月底,全市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数量为年度目标任务的79%。

■医疗:守护群众健康

9月13日上午,医院,记者遇到正要出院的刘先生。刚过60岁的刘先生因糖尿病、肾病住院22天,住院期间共花费.29元,医保报销.72元。他感慨地说:“医保政策特别好,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很得人心。”

健康是幸福的第一要素。我市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健康利益作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市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明显提高。

我市以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基础,以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抓手,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医疗卫生改革为动力,以实施“三名联动”(名医带名科、名科促名院、名院引名医)战略为支撑,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为重点,以夯实公共卫生安全基础为底线,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推进健康漯河建设。

我市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努力实现长周期内不发生疫情目标;强化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建设优质高效整合型服务体系;深入实施“三名联动”战略,医院高质量发展;医院改革,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厚植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快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设现代化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着力构建生命安全屏障;深入推进健康漯河行动,持续提升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持续做好“一老一小”照护服务,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实施人才优化科技创新行动,增强行业深层次发展能力;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综合监管,提升卫生健康治理效能。

采取多种措施,守护群众健康:建立职工门诊共济机制,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推进城乡居民门诊统筹向基层卫生室延伸,推进“两病”示范城市建设,做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惠及群众工作。选定张仲景大药房股份有限公司、国药控股漯河有限公司、漯河大参林连锁药店有限公司等11家连锁公司的家零售药店,参加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销售试点,销售的集采药品涉及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抗感染、抗过敏、消化道疾病等。上半年,组织参加药品集中带量采购14项。其中药品集采7项,平均降价50%左右;耗材集采7项,平均降价68%,最高降价82%。此举使更多群众享受到医保改革红利。

记者了解到,我市全力办好医疗卫生方面省定、市定民生实事。截至8月底,全市已开通16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普通门诊费用和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等5种试点门诊慢特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县区全覆盖;全市56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门诊费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目前,全市参保人数共人,其中职工参保人数为人,城乡居民参保人数为人。截至8月底,今年医保共报销19.52亿元,其中职工医保报销7.36亿元,居民医保报销12.16亿元。

9月8日,市医保电子凭证深化应用暨医保移动支付医院举行。这标志着我市成为全省首批开通医保移动支付的城市之一。我市正式进入医保移动支付新时代。医院成为全市首家支持医保移动支付和医保电子医院。

这是惠及全市就诊群众的重大民生工程。一名做胃镜和肠镜检查的患者告诉记者:“在手机上就能挂号、缴费、查询报告,减少了在窗口排队时间,真的很方便。”

医保移动支付系统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进一步提升了患者就医满意度。

■养老:确保晚年幸福

10月1日中午,记者在沙北街道海河社区海河小区日间照料中心看到,十多名老人在一起包饺子,有的擀饺子皮,有的包饺子。他们有说有笑,其乐融融,亲如一家。

幸福沙澧社区服务中心负责人赵丽秋告诉记者,他们负责好几个日间照料中心,海河小区的是其中一个。当天,他们举办了“欢度国庆、情暖重阳”活动。

“我们经常开展活动,丰富老人的文化生活,提升老人的社会参与度,减少他们晚年的孤独感和失落感。这是文化养老,让老人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赵丽秋告诉记者。

社区居家养老是当前我市的主流养老模式。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适应传统养老模式转变,让老年人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的必由之路。截至8月底,全市需建成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6个,已建成15个;需建成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个,目前已全部建成运营;需对户经济困难老人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已完成改造60户;智慧老人养老服务平台已经建成,已收集24万名老年人数据信息。

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我市锚定省、市目标任务,克服种种不利因素,大力开展全民参保集中攻坚行动。截至6月底,全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56.12万人,全市城镇企业在职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5.3万人,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07万人。全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倾力保障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实现了应发尽发。截至6月底,我市为54.4万人累计发放基本养老金25.9亿元。

7月12日、13日,根据全省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工作部署,市人社局提前开展工作,确保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增加的基本养老金足额调整发放到位,在全省率先完成养老金调整。此次调整共为全市12.83万名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补发1月至7月增加的基本养老金1.06亿元。

民生连着民心,用民生“温度”标注幸福“刻度”。

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保障民生作为重中之重,继续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聚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努力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一年接着一年干,交出亮丽“民生答卷”,用民生“幸福之音”奏响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在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中做出漯河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文/陈全义图/焦海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